祝贺安徽大学!打破两项国内纪录!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记者从安徽大学获悉,祝贺3月26日,安徽该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单磊教授、大学打破王绍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两项“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顺利通过鉴定。国内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纪录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满足量子计算需求,祝贺连续稳定运行的安徽最低温度为8.5mK,制冷量为435μW@100mK,大学打破项目创造了已见公开报道的两项连续运行最低温度和制冷量两项国内纪录,总体水平国内领先、国内国际一流。纪录

“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是祝贺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低温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是安徽现代量子科学研究与量子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

领域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大学打破鉴定委员会表示,针对无液氦、极低温、大冷量、大空间、高稳定性等量子计算需求,单磊教授、王绍良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出无液氦型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连续循环运行最低温度达到8.5毫K。

相关成果增强了我国相关基础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解决了大摩尔流量条件下极低温流体热交换效率低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极低温高效换热部件,同时实现了相关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

据悉,去年12月31日,这台机器已经获得在100毫K具有435微瓦和120毫K具有671微瓦的制冷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满足量子计算的温度和冷量需求。

文字|全媒体记者葛清政

出品|“合力”融媒体工作室

原创文章,犬雪快讯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22a.aviaxgse.com/html/384b94498671.html